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桴亭路幼儿园
筑亭工作室——4月《向阳花》理论学习活动记录
2024-04-24 16:23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筑亭工作室——4月《向阳花》理论学习

时间

2024.4.24

地点

桴亭路三楼多功能室

出席

蒋欣、高雅洁冒丽娟张郁张倩妮陈清玲、李梦杰、王玉莉

缺席

主持者

蒋欣

记录者

冒丽娟

计划

研修目标:

1.重点学习章《儿童视角下支持幼儿运动核心经验发展的策略探究提高我园教师对运动核心经验的把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文章内容内化为日常体锻、体育活动中的策略和方法

研修准备:

4月《向阳花》学习材料

活动记录

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我们本次活动以4月《向阳花》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以文章《儿童视角下支持幼儿运动核心经验发展的策略探究》为重点提高我园教师对运动核心经验的把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文章内容内化为日常体锻、体育活动中的策略和方法

教师交流分享文章学习心得

结合文章儿童视角下支持幼儿运动核心经验发展的策略探究,谈谈学习心得

学前儿童运动核心经验的内容是基本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内容分成三方面: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身体移动能力和器械操控能力。

⑵运动核心经验的发展价值

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了柔韧性、力量、速度、耐力等等。

身体移动需要具备三个必要特征:行进、身体控制和适应。爬、走、跑等身体移动能力是自主控制动作,他们的发展需要神经、肌肉等生理结构的成熟,而儿童期正是发展这些身体移动能力的重要时期。发展身体移动能力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感知觉发展。比如在移动过程中,他们需要利用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器官去感知信息,并加以调整从而完成身体移动的任务。

“器具操控”是指用投掷、接、踢、击等方式作用于不同的目标物体,并使之发生改变的过程。发展了幼儿的头、眼、躯干以及上下肢活动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力量性。主要表现为“骑行”、“投掷”、“抛”、“接”、“击”、“踢”等动作。器具操控能力不仅能提高学前儿童动作水平和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

⑶运动核心经验的重要性的具体表现

运动三大核心经验,即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身体移动能力、器具操控能力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但三者之间又相互联系。所有的动作都需要身体姿势控制与平衡这一基本运动能力。身体移动和器械操控能力都建立在身体控制与平衡能力的基础上。

⒉结合实际工作,说说在开展体锻、体育活动以及平时生活中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运动应该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我们以大班的孩子为例,可以通过创设游戏场景,让幼儿掌握匍匐爬、侧身爬和朝天爬等几种不同方向的爬以及立定跳、变换方向跳、单脚跳等不同跳跃的技能等等,针对爬的高度还可以设计高度差,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和能力的高低,为幼儿提供一些厚垫子,保证幼儿的安全。

中班:运动场地的创设充分体现了材料的多样性,活动的丰富性,运动的进阶性。在观察活动时,有力的师幼互动要时刻贯穿其中。儿童运动时,教师和保育员要适时介入,询问并倾听幼儿的想法,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

小班:小班老师和保育员应该结合幼儿年龄以及身心特点设计活动并做好安全措施,注意自身的站位,为幼儿活动保驾护航;同时也要关注幼儿运动的过程,在观察和互动中不断优化、调整、支持,高效促进幼儿运动的深度发展。

㈢教师自主学习

预设:粗略学习4月《向阳花》其它文章内容

㈣小结

作为教师,应该基于儿童的视角,秉承运动核心经验,以丰富、有趣的材料组合,让幼儿的运动体能持续发展,激发他们与运动材料积极互动的内驱力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则不断挑战,从而达到自身最大的潜能。

活动反思

基于儿童视角,活动中教师认为尊重幼儿的运动兴趣与经验,放手让幼儿自主发展能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创造,获得自主运动的能力。运动场上,幼儿尽情地追逐、投掷、奔跑、跳跃……他们自主选择区域、自由选择玩伴、自主创新玩法并尝试自我解决问题,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彰显。在富有张力和活力的自主运动中,在幼儿与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中,实现运动兴趣、运动情感、运动态度、运动能力的“全面卷入”。幼儿在遵守规则、团结合作、大胆自信、勇于挑战等方面的运动品质得以全面提升。

 

 

上一条:筑亭工作室——4月《向阳花》...
下一条:筑亭工作室——课题活动设计...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桴亭路32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