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持人介绍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在上一次分享各课程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活动实施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请三位教师分别介绍活动近期活动的推进情况,然后各位老师分组对不同的活动进行思考与点评,最后进行交流与讨论。 二、介绍实施情况 ㈠华老师关于身高的课程 新学期到了,孩子们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当大家再次见面时,发现同伴们的身高变化特别大,尤其是每天午睡时孩子们都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得着另一边床头了。在孩子们的交流中,教师发现部分孩子能够说出自己的身高有多少厘米,并且也有部分孩子发现身高不同了,在班级里排队的位置也有变化了。于是,孩子们利用班级里已有材料,如吸管、桌子、椅子、积木等测量自己的身高。 ㈡陆老师关于艾草的课程 伴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孩子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你吃青团了吗?”青团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青团里面一条条绿色的是什么?”。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教师音带幼儿利用幼儿园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开展了有关艾草的系列班本课程活动。在对艾草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立刻就发现了艾草独特的味道,同时也提出了艾草太低不方便闻一闻的困难。 ㈢邹老师关于青苔的课程 怀着对青苔的兴趣,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收集到的青苔。在对青苔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青苔的小叶子上面长出了一些小芽芽,孩子们对于这一观察到的现象非常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利用俄中观察工具对青苔的外形特征进行了观察与记录,活动还在不断继续。 三、分组讨论 教师分组从“你看到了什么”“你看懂了什么”“你的思考”三方面对三位教师的活动进行思考讨论。 ⒈关于身高的活动中,后续可以引导幼儿采用统一规格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活动,并且在测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应该从零点开始。 ⒉关于艾草的活动,后期可以引导幼儿关注艾草更广泛的用途,除了用来做青团之外,艾草还可以用来做香包、入药、驱虫等。此外,也可以利用春天这个季节与幼儿进行艾草的种植活动。 ⒊关于青苔的活动中,当教师为幼儿提供观察的工具之后,幼儿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青苔的外形特征。在活动的后期,可以利用视频、绘本等工具为孩子们进行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