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新学期开端,正值夏秋交替,气温变化大、幼儿入园后集体活动增多,是流感、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高发期。以下从传染病预防、日常护理、入园适应三方面,为家长和幼儿提供健康指引。
一、重点:秋季传染病预防
1. 诺如病毒(秋季高发,传染性强)
- 症状识别: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部分伴有发热、腹痛,通常1-3天自愈,需警惕脱水。
- 预防措施:
- 幼儿饭前便后、家长处理食材/呕吐物后,务必用“七步洗手法”洗手,避免用湿巾代替。
- 不喝生水,幼儿园餐食、家庭食材需彻底煮熟(尤其是海鲜、肉类),剩菜冷藏不超过24小时,加热后再食用。
- 若幼儿出现呕吐、腹泻,立即居家隔离(至少72小时无症状后返园),并告知老师,避免病毒传播。
2. 流感(温差大易诱发)
- 症状识别:突发高热(39℃以上)、头痛、肌肉酸痛、咳嗽,部分伴有咽痛、乏力,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严重。
- 预防措施:
- 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遵循“洋葱式穿衣法”,方便穿脱),避免出汗后受凉。
- 少带幼儿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如商场、游乐场),必要时佩戴儿童专用口罩。
- 若家中有人感冒,需与幼儿分餐、戴口罩,避免亲密接触。
二、日常健康护理:助力幼儿适应新学期
1. 调整作息,告别“假期综合征”
- 入园前1-2周,每天固定幼儿作息:晚上8:30前入睡,早上7:00左右起床,避免熬夜、赖床。
- 减少幼儿白天看电视、玩平板时间(每次不超过15分钟),睡前1小时不接触电子产品,帮助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2. 均衡饮食,增强抵抗力
- 多给幼儿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兰花、橙子、猕猴桃)和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如薯片、糖果),避免积食。
- 早餐要吃好(如杂粮粥+鸡蛋+蔬菜),保证上午活动精力;晚餐不宜过饱,睡前1小时不进食,减轻肠胃负担。
3. 做好个人卫生,养成好习惯
- 教幼儿主动洗手:入园后、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必须用洗手液洗手,搓揉时间不少于20秒(可唱一遍《生日快乐》歌计时)。
- 每天为幼儿换干净衣物,书包、水壶每周清洗1次,避免细菌滋生;幼儿毛巾、水杯在幼儿园专人专用,不与他人共用。
三、入园适应: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 新入园幼儿可能出现哭闹、抗拒入园的情况,家长需耐心安抚,不责备、不强行分离,可通过“告别仪式”(如拥抱一下、说“下午准时来接你”)减少幼儿焦虑。
- 每天接园后,主动和幼儿聊幼儿园开心的事(如“今天玩了什么游戏?认识了哪个好朋友?”),强化幼儿园的“正面印象”,帮助幼儿快速适应集体生活。
家园共育:健康问题及时沟通
- 若幼儿在园出现发热、呕吐、精神差等情况,老师会第一时间联系家长,请家长务必保持电话畅通,及时接回幼儿护理。
- 家长若需给幼儿带药到园,需填写“服药委托书”(注明幼儿姓名、药品名称、剂量、服用时间),并将药品交给保健老师,不直接交给幼儿或班级老师,确保用药安全。
希望家园携手,共同为幼儿打造健康、安全的入园环境,让幼儿在新学期里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