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桴亭路幼儿园
悦路工作室——10月《向阳花》理论学习研讨记录
2024-10-30 17:31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向阳花2024.10学习活动

时间

2024.10.30

地点

桴亭路小班办公室

出席

王玉莉、张郁、邹娜、徐梦云、张英、夏俪熔、吴与伦、王依雯、陈凯燕、沈钰杰、肖芳、张月萍

缺席

主持者

邹娜

记录者

张郁

计划

预设目标:

学习理论文章,思芬兰现象式教学及其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启示

基于现象式教学的独特育人理念和教学方式,反观当前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现状,通过有效指导促进幼儿园主题活动的不断完善。

活动准备:

电子学习文摘向阳花2024.10人手一份。

活动记录

(一)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重点学习 “电子学习文摘《向阳花2024.10月刊芬兰现象式教学及其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启示”这篇文章,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交流各自的想法。

(二)教师结合实践进行心得交流

(1)通过阅读文章,我深刻体会到芬兰现象式教学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启示。首先,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素养的培养,这与我国核心素养的追求不谋而合。在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应以培养幼儿的六维能力为目标,包括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为适应未来世界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内容的选择应以现象为核心,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真实生活中的现象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关注幼儿本身,加强内容与幼儿个体之间的联系。每个幼儿的独特经验都是主题活动内容的重要素材,教育的意义在于尊重儿童的生活,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生活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在实施方面,应以幼儿为主体,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相信幼儿的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同时善于利用园内外的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

最后,在评价方面,应以情境为依据,进行多元多维度的评价。评价不应仅限于幼儿的具体作品和作业,而应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家长、其他工作人员等,同时强调幼儿自身的评价和互评,以促进幼儿自我认知和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总之,芬兰现象式教学为幼儿园主题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强调素养导向、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探索和应用的教育理念。

2芬兰现象式教学的启示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孩子们的横贯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合作精神等,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通过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教育内容将更具吸引力和实际意义,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会相应提高。

同时,我意识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发挥引导作用,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孩子们主动学习,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方式上,我们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孩子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而不仅仅是纸笔测试的结果。
反思当前幼儿园主题活动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减少功利性,增强内容的生成性和整合性,提高实施的自主性和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改进,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芬兰现象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通过真实世界的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这种教学法的内涵在于创造有意义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学习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传统的讲授和记忆。

芬兰现象式教学的特征包括:

1.学生中心: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展开,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和协助者。

2.真实情境: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探究和研究来寻找答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项目式学习: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5.反思与评估: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估学习成果。

读完关于芬兰现象式教学的资料后,我深刻感受到这种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芬兰现象式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4)幼儿经验的整体性决定了以经验为核心开展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必然要实现教育内容的多领域整合。因此,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实施需要在内容上进一步关注生成性,关注幼儿自身在主题活动中的经验生成。

㈢小结

着眼于未来与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芬兰现象式教学强调在教学目标上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世界的七大横贯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关照日常生活的真实现象,在教学实施上要注重学生驱动的师生互动与协作,在教学评价上要实施以评促学的多元评价。当前,幼儿园主题活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目标深度化不够,功利性显著;内容生成性不足,整合形式化;实施自主性不够,资源利用不足;评价多元性欠缺,重心偏移。芬兰现象式教学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启示:在目标上要以素养为导向,重视六维能力的培养;在内容上要以现象为核心,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注重资源有效利用;在评价上以情境为依据,多元多维度共生。

活动反思

幼儿园主题活动应该注重评价的多元多维度共生。需要确保评价主体的多元,教师应该转变思维,摆脱长期以来的教师权威意识,以学习者的眼光,将家长、幼儿园门卫、保洁、生活老师、管理人员和园长等都作为评价主体,将他们对整场主题活动的建议和看法作为评价考量的重要参考。教师要强调幼儿自身的评价,应鼓励幼儿发现自身在活动中的成长,建立起对自我的清楚认知。幼儿之间的互评也应该受到重视,以幼儿的视角去评价幼儿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在评价内容上,除幼儿发展的表现性评价外,整个主题活动设计本身也需要重点考量。有时候幼儿未达到活动目标的理想状态并不是幼儿本身投入不积极,也可能是方案本身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将设计本身纳入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规避设计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开展。

 

 

上一条:悦路工作室——10月《向阳花...
下一条:悦路工作室9月《向阳花》学习...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桴亭路32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