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桴亭路幼儿园
木桴工作室——课题研究课观摩与研讨㈠活动记录
2024-11-06 16:28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木桴工作室——课题研究课观摩与研讨㈠

时间

2024.11.6

地点

桴亭路小班办公室

出席

梅佳怡、高雅洁、周娅、张惠兰、万晓慧、黄燕、吴烨、李梦杰

缺席

主持者

梅佳怡

记录者

黄燕

计划

研修目标:

观摩集体教学活动,提升教师对自主决策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全面理解自主决策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把控、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师幼互动的积极有效等多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帮助教师进一步思考及探索对幼儿自主决策行为的有效的支持策略和方法。

研修准备:

前期准备:教师设计的教案以及活动的来源

物质准备:白纸、笔、ppt

活动记录

理论学习

⒈文章学习“看见”儿童

主持人:围绕集体教学活动我们共性问题出发,周娅老师与老师们分享了刘岚老师的学习“看见”儿童第三章“在观察中,学习支持你”,针对集体教学活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解读,一起了解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集体教学活动

小结:本次理论学习环节,通过周娅老师的分享,老师们对刘岚老师的《学习“看见”儿童》第三章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大家认识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观察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自主决策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和分析,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集体教学活动,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自主决策行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自主决策教育的探索,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观察量表解读

解读本次活动的观察量表,为后续教学观摩作准备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基于活动流程的顺序,确定课程重点观察指标,从教师的行为、幼儿的表现两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关键教学事件观摩。

小结:请老师们带着观察量表,一起走进活动现场,观察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组织与实施,寻找“自主决策”在集体活动中的落脚点,并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的自主决策行为。

㈢现场观摩

现场观摩中班社会活动《你在我心里》,执教老师:梅佳怡

主持人:重点观察幼儿活动中出现的自主决策行为以及可以体现自主决策的教育价值点,为研讨做好准备。

围绕课题课,对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幼儿自主决策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持策略和方法进行研讨

执教老师阐述本节课的来源、目标及基本流程的思考。

主持人:有请梅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本节活动的来源,目标,以及基本流程。

执教老师阐述本节课的来源、目标及基本流程的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4—5岁幼儿应当“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随着年龄增长,中班幼儿逐渐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在同伴交往中也能够彼此体谅与照顾。然而,受社会经验缺乏的影响,中班幼儿的社会交往方法还较力欠缺,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冲突。基于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该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的过程中理解朋友在心中的美好感受,习得简单的社会交往技能。

活动目标:⒈喜欢交朋友,乐意交流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合作、分享等美好的事情。

感受手偶剧中小公鸡和小兔子的情感变化,体验朋友在心中的美好

执教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困惑和活动中幼儿的表现。

主持人:接着请其他老师根据观察量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提出自己在观摩中的困惑或发现的问题。

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手偶剧的表演非常感兴趣,他们专注地观看,并能准确地捕捉到小公鸡和小兔子的情感变化。这让我意识到,利用木偶剧这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社会交往技能的教学是非常有效的。虽然孩子们在观看木偶剧时表现得很投入,但在后续的讨论环节中,有些孩子似乎不太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另外,在执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提到自己的朋友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说明他们真的很珍惜友谊,也渴望与朋友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更多以友谊为主题的活动,来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分组研讨,提出建议

主持人:我们将分为两组进行研讨,提出并梳理建议。

⑴从选题方面:

本次活动的选题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通过手偶剧的形式展现社会交往技能,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选题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新知识。同时,选题也符合当前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和要求,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而,在未来的活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宽选题范围,尝试更多元化的主题,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选题建议:

在选题时,我们可以更多地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那些既符合他们兴趣爱好,又能有效提升他们社交技能的选题。比如,可以设计一些以团队合作、互助友爱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

②选题可以融入价值观教育,比如围绕感恩与回馈的主题展开,通过手偶剧讲述朋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感恩他人的帮助,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回馈他人。

从目标方面:从目标方面来看,活动《你在我心里》的目标设定明确、具体,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活动旨在通过情境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和理解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朋友的关爱。目标不仅聚焦于幼儿的情感发展,还注重培养其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议:

在目标设定上,可以更加具体地指出幼儿需要掌握的具体社会交往技能,如“学会用礼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作出回应”等。

目标可以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

从内容方面: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活动内容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关系展开,包括帮忙穿鞋子、合作搭积木、阅读分享等场景,易于引起幼儿的共鸣。手偶表演的故事情节贴近幼儿实际经验,有助于幼儿理解朋友间的矛盾冲突及解决方法内容安排有序活动从谈话导入开始,逐步深入,通过回顾场景、手偶表演和实情体验等环节,层层递进,有助于幼儿逐步理解和体验朋友间的美好情感。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内容安排紧凑,时间分配合理。

建议:

在回顾场景环节,可以引入更多类型的朋友相处场景,如一起玩游戏、共同完成任务等,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和经验。

在手偶表演环节,可以设计更多样化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如增加反派角色或复杂情节,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实情体验环节,可以引入更多互动性和实践性强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掌握社会交往技能。

小结:在今天的研讨活动中,我们围绕“你在我心里”这一课题,从选题、目标和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分组研讨,大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㈤后续实践

主持人:请梅老师根据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进行修改与完善,为下次教研课做好准备。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课题活动设计交流与研讨,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幼儿教育中,观察、理解并支持幼儿的自主决策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在观摩《你在我心里》这一社会活动时,我们见证了孩子们在情境中的自主决策与情感变化,也意识到了在后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更加注重选题的多元化与贴近幼儿生活,设计更多能够激发幼儿兴趣与情感共鸣的活动。同时,在目标设定上,我们将更加具体与细化,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内容安排上,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与故事情节,引入更多互动性和实践性强的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掌握社会交往技能。




上一条:木桴工作室——课题研究课观...
下一条:悦路工作室——10月《向阳花...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桴亭路32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