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桴亭路幼儿园
筑亭工作室——10月《向阳花》理论学习活动记录
2025-10-27 19:58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筑亭工作室——10月《向阳花》理论学习

时间

2025.10.27

地点

小二班教室

出席

蒋欣、冒丽娟陈清玲、陆敏、沈钰杰、苏艳芳、方琦、陈秋燕、周文静、薛逸婷、胡凤利、张慧兰、周轶婷、乐波

缺席

主持者

蒋欣

记录者

冒丽娟

计划

研修目标:

⒈重点学习章《游戏分享活动中的教师回应提升教师对于游戏分享活动中有效回应策略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捕捉幼儿的想法与问题。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在游戏分享活动中教师回应的成功经验与遇到的困惑,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研修准备:

10月《向阳花》学习材料

活动记录

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我们本次活动以10月《向阳花》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以文章《游戏分享活动中的教师回应》为重点通过深入研读与讨论,理解文章中提出的多种回应策略,如积极倾听、重复确认、追问引导、总结提升等,并结合实际游戏分享场景,分析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来激发幼儿的深度思考与表达。

教师交流分享文章学习心得

结合文章游戏分享活动中的教师回应,谈谈学习心得

过倾听支持幼儿的表达

倾听是一种非语言回应,是回放、提问等回应策略的基础。在游戏分享活动中,教师努力做到最大程度的退后,通过倾听给予幼儿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与问题,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理解、支持与关注,在分享活动中想说、敢说、有机会说。

教师要听清、听全、听懂幼儿的表达。首先,听清是前提。教师需要以接纳的态度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全身心地投入倾听,通过自然的微笑、点头等传递“我在认真听”的信号;借助游戏视频、照片等可视化素材帮助幼儿清晰地表达,并引导幼儿面向同伴表述,让教师和同伴都能听清。其次,听全是基础。听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倾听每个幼儿完整的表达,教师待幼儿充分阐述观点后再进行回应,避免中途打断幼儿;二是在分享活动中为每个幼儿创造表达的机会,比如,有的幼儿不敢主动表达,教师可以靠近幼儿表示鼓励:“老师看到你一直在专注地听,也想听听你的观点。”最后,听懂是关键。在游戏分享活动中,教师要理解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听懂他们表达中隐含的思维逻辑。听懂幼儿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经验,通过持续观察、解读幼儿的游戏及一对一倾听等方式,逐步熟悉幼儿的经验基础与表达逻辑。

首先,要珍惜日常生活中一对一倾听幼儿的机会,努力听懂幼儿的想法,这样在活动现场面对幼儿较长篇幅的表述时,才能根据日常积累的对于幼儿语言习惯与游戏经验的了解,更快、更清楚地理解他们表达的内容;其次,要花费充足的时间准备用于分享的视频、照片等素材,熟悉素材细节,为分享时理解幼儿表达的内容,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做足准备;最后,要在活动后回看分享活动视频,对幼儿的表达进行复盘,重新梳理幼儿表述的观点,从而发现分享活动中未捕捉到的细节和幼儿对问题的深层思考,通过反思优化倾听策略,提高倾听能力。

通过回放深化幼儿的理解

回放是游戏分享活动中推动幼儿思考的重要策略,即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清晰地、精炼地重述幼儿表达的内容。回放不仅能为幼儿提供回顾、梳理与表达的机会,更能让幼儿在表达和交流中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协同发展。通过重述观点,幼儿既能再次回顾游戏经历、反思原有观点,又能在梳理观点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另外,回放有利于明确后续话题讨论的方向,引发幼儿聚焦共同话题,推进对某一观点的探讨,在思辨中深化理解。

教师回放是在不改变幼儿原意的基础上概括、梳理其表达的内容,教师规范的语言表达为幼儿提供了示范。而且,教师回放既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观点是被认真 倾听和尊重的,感知教师的理解是否完整和准确,也能帮助教师和其他同伴深化对幼儿观点的理解。当教师的回放不完全准确时,幼儿会主动反思教师的回放与自身观 点的差异,通过补充细节、边说边比画等方式,努力让教师和同伴准确地理解自己的观点。另外,教师可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回放策略,促进幼儿思考与互动。比如,当教师理解幼儿的表达存在困难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重新阐述观点。幼儿在重述时会主动思考如何让他人听得更明白,这正是他们再次整理自身观点,提升自我表达能力的过程。教师也要充分信任幼儿有能力接纳、整合相同或不同观点,给予幼儿倾听与理解同伴的机会,邀请其他幼儿重述发言幼儿的观点,从而在交流中激发思维碰撞。

通过提问推动幼儿的深度思考

提问是游戏分享活动中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剖析现象本质,从多个维度深入思考问题的关键策略,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催生出新的观察视角、解决思路,也能引发幼儿在比较、假设、验证等思维层面的深度参与。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既能在与同伴的讨论中碰撞观点,相互补充经验,引发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又能在多元视角的碰撞中激活思维,展现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在游戏分享活动中,教师追随幼儿的表达灵活提问,根据幼儿的思维过程调整提问的方向和内容,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同时自然地推动问题讨论走向深入。当幼儿有了丰富的游戏体验,教师通过呈现游戏视频、照片等素材,帮助幼儿重现游戏过程,以“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等开放性提问展现对幼儿观点的好奇,激发幼儿的表达。基于幼儿的观点,教师可通过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会这样”等支持幼儿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积极发表意见和想法,推进对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幼儿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无须直接评价或给出答案,而是通过退后、示弱,如“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等引导幼儿在讨论中持续深化对问题的思考,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追问引发幼儿间的观点碰撞,比如,通过“大家怎么看这个观点”“你们觉得呢”“对他的观点你有什么想说的”等开放性提问,鼓励幼儿基于自身经验分享见解,在交流中碰撞观点,共同把问题探讨得更深入。

在游戏分享活动的实践中,教师通过倾听、回放与提问等方式回应幼儿,不仅让幼儿能更加自信地表达观点、共享经验,更激发了幼儿的潜能,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在今后的实践中,教师要持续深化对游戏分享活动价值的认识,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性,动态优化回应策略,让幼儿在表达、思辨与经验迁移中实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⒉结合实际工作,分享在游戏分享活动中运用教师回应策略的具体案例,包括成功经验与遇到的挑战。

蒋欣:孩子们围绕搭建的“高楼”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孩子说高楼要建得很高才厉害,有的则认为稳固更重要。通过倾听让每个孩子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没有急于打断或给出评价。在倾听过程中运用回放策略,对孩子们的观点进行了概括梳理,比如“你是说高楼的高度很重要,因为它能让我们看到更远的风景,对吗?”“你的意思是高楼的稳固性更关键,这样才不会轻易倒塌,保障大家的安全。”这样的回放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观点被重视,同时也帮助其他孩子更好地理解了同伴的想法。通过提问推动孩子们的深度思考。她问:“那怎样才能既让高楼建得很高,又能保证它很稳固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更深入的思考,他们开始讨论使用什么材料、怎样搭建结构更合理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提出了用更粗的积木做底座,有的孩子建议分层搭建时每层之间要交叉固定等成功经验。

部分性格内向的孩子在分享时声音很小,表达不够清晰,导致其他孩子和老师难以完全理解。而且,在讨论如何让高楼又高又稳的过程中,有些孩子的想法比较天马行空,与实际搭建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引导这些孩子将想法转化为可行的方案,是当时面临的难题。

冒丽娟:在一次角色游戏分享活动中,孩子们对“医院”游戏里的看病流程产生了兴趣。通过倾听了解到孩子们对不同科室的功能区分不太清楚,于是运用回放策略总结了孩子们的疑问,并通过提问“去医院看病时,我们为什么要先挂号?不同科室看的病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孩子们思考,帮助孩子们理清了看病流程。但挑战在于,有些孩子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有限,在讨论中会出现一些不准确的信息,如何及时引导孩子们获取正确的知识,是她需要解决的问题。

陈清玲:在一次户外游戏分享活动中,孩子们对“跳绳”游戏的不同玩法进行了交流。通过倾听捕捉到了孩子们对花样跳绳的浓厚兴趣,运用回放策略梳理了孩子们提到的各种玩法,并通过提问“我们还能想出哪些不一样的跳绳玩法?这些玩法有什么特点和难度?”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不过,在实践新的跳绳玩法时,有些孩子因为动作不熟练而容易放弃,如何鼓励这些孩子坚持尝试并克服困难是挑战。

㈢教师自主学习

预设:粗略学习10月《向阳花》其它文章内容

㈣小结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向阳花》学习研讨活动,教师们对游戏分享活动中的教师回应策略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大家普遍意识到,积极倾听是构建良好师幼互动的基础,只有真正听清、听全、听懂幼儿的表达,才能给予恰当且有效的回应。回放策略的运用不仅能帮助幼儿梳理和回顾自身观点,还能促进幼儿语言与思维的协同发展,同时为后续话题讨论指明方向。而提问策略则能激发幼儿的深度思考,引导他们从多个维度剖析问题,在交流碰撞中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实际案例分享环节,教师们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了如何将理论策略运用到实际游戏分享活动中,也坦诚地提出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性格内向幼儿表达不清、幼儿想法与实际差距较大、幼儿知识理解有限、幼儿遇到困难易放弃等问题。这些真实的分享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在运用回应策略时需要更加灵活和细致,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

本次活动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在分享与讨论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们表示将持续深化对游戏分享活动价值的认识,不断动态优化回应策略,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提高对幼儿语言习惯和游戏经验的了解,以更好地捕捉幼儿的想法与问题,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大家也期待在后续的活动中,能够进一步探索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已是首条
下一条:筑亭工作室——10月《向阳花...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桴亭路32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