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核心研究内容 ⒈研究背景 本课题研究中,围绕一日活动并通过循环决策支持系统作用于场域决策支持系统来支持儿童自主决策能力的提升;同时配合家庭支持策略作用于儿童自主决策能力的实践,由此构建幼儿自主决策能力发展的支持体系。 ⒉研究内容 ⑴幼儿一日活动中自主决策的学理和现状研究 ⑵一日活动中幼儿发展自主决策能力的实践研究 ⑶一日活动中支持幼儿自主决策能力提升的课程案例研究 ⑷一日活动中支持幼儿自主决策的案例研究 (二)理论学习:《儿童发起的游戏和学习》 ⒈李梦杰老师领读,对“资源:展现无线的可能性”方面的思考,如何敏感地从游戏中发现每个儿童的独特性,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参与权,并将这种独特性变成使教育活动更为丰富的重要教育资源。 ⒉陈清玲:何捕捉儿童游戏中出现的学习契机或学习倾向,追随儿童的兴趣做出呼应性的改变,促进儿童学习的深入和经验的扩展。 ⒊高雅洁:创设充满可能性的物理环境和情感环境,尊重并赋予儿童游戏的自主权。 (三)互动环节 1.案例分享(结合区域游戏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以及自主决策能力发展进行案例交流、分享和剖析,了解教师对自主决策的理解) ⑴张郁《中班造纸游戏中的自主决策》 ⑵吴烨《小班幼儿美术区游戏自主决策》 ⑶优秀案例《春日野餐》游戏观摩 ⑶讨论: 张惠兰:小班老师将幼儿自主决策与美育教育相结合,在经验铺垫、地点选择、材料准备等环节中看到了幼儿的自主发展和教师的多元支持。 周娅:老师给予了幼儿空间、场地、材料等支持。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制定计划、自主选择造纸材料和场地进行布置。在平等、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幼儿的自主性得到发展。 吴与伦:教师要明确幼儿自主决策的教育价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给予幼儿深入探究的机会,并将教研结果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2.讨论《循环决策支持系统观察记录表》记录方式的适宜性 3.从材料与幼儿的互动以及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决策发展情况实例入手,探讨培养幼儿自主决策能力的游戏材料的运用和开发。 ⑴蒋欣:自主运动《咕噜咕噜》,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带轮子的事物,幼儿自主选择玩具,观察轮子的工作状态,骑上有轮子的儿童车在操场上飞驰,将自己想象成快递小哥在派送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力、想象力、运动能力等都在得到开发。 ⑵王玉莉:在建构游戏《我们的城市》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丰富的建构材料,原来孩子在玩的时候不亦乐乎,但玩好后不知道整理,建构区里总是乱糟糟。但后来老师在游戏后应将整理玩具当做评价游戏水平的重要内容,表扬善于整理分类的孩子,孩子在榜样影响与鼓励中慢慢得地养成了及时整理的习惯。 ⑶吴与伦:创设自主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收集幼儿关注的内容。只有充分的了解游戏主体,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能给所有的孩子们都安排同样内容的游戏,这样往往会让孩子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在游戏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我们就可以为他创设一个材料丰富的游戏环境,激发他的游戏兴趣,发挥他的优势,增强他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