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重点学习12月《向阳花》中“可视化学习理念下的幼儿科学探索表征”这篇文章大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交流各自的想法。 (二)教师结合实践进行心得交流 ⑴多种表征形式 ①图画、数字、符号类的记录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们鼓励幼儿用简洁明快的图示记录。这样的图画真实地表达幼儿要告诉大家的事实,画面更多是以“看得懂”为标准,忽略布局与色彩搭配等。 ②表格、流程式的操作性的记录 提供标有“1”“2”“3”等项目编号的纸张,让幼儿随机利用起来,作为自己实践的步骤表述;提供画有简单格子的纸张,这样的表格式记录纸帮助幼儿将内容进行自然分割、归类、积累等;提供具有比较性质的操作表。表格中,将需要对比的内容分成两个版面进行记录,而后在过程中通过对数据和现象的比较来发现两者的不同;也可以是将同一类物品进行两种不同形式的操作,将最后呈现出的结果再进行比较。不同的表格样式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或是活动需要来进行选择。 ③声像并茂的多媒体工具材料的参与。 纸质表征的呈现,不仅能使幼儿直观地保留操作过程和当时的想法,也能使教师获得梳理和再评价。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的记录内容不同于成人的文字记载,其中很多的图案和线条、诸多的数字和符号。有时候这些只有幼儿自己才能看懂,而且如果教师不及时帮助幼儿在边上进行文字辅助式的补充记录,时间久了就连本人也可能想不起来。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照片或者视频,来记录幼儿游戏的现场,幼儿需要回顾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记忆支架。请幼儿回家后借用家长的手机、平板电脑把收集内容、实验的过程等拍下来,并请家长将电子资料通过班级群的方式集中到教师的教学资料库中分享或交流等。 ⑵提高幼儿的表征能力 ①不同领域中学习多样记录 巧借其他学科的记录进行互通式科学记录。让幼儿懂得科学记录和其他记录有相同之处,就是将自己所想所见的信息真实地表达出。比如在语言游戏中学会“按字记录”,即将自己嘴上想说的话 用涂鸦画表示出来。一字一图(标记),连成一文。看得清楚、讲得明白是关键。 ②对比分享中丰满记录内容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个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关系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幼儿在学习运用记录方法中,因为各自的能力和特点各不相同,记录的内容不能较好适应所有幼儿的需求,而记录本身我们又以追求幼儿个体的自主吸收与呈现为主。于是我们积极用同伴比较的方式,即用相同记录材料对比式分享交流来发现可以提高的地方。 ③分享记录中梳理记录思路 将自己的思想记下来是幼儿一种思维的梳理,再在大家面前说出来又是一种挑战。我们在日常就请幼儿朗读记录。看着自己的记录本在班集体、小组中进行大声的分享。幼儿在重新识别自己的符号、数字、涂鸦画面中再次思考,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等。 ㈢小结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中提到:它能够使人们看见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它为儿童提供了智力上的挑战,要求儿童思考:我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我在扮演这一角色或者搭建这一个作品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和想象创造呢?表征是一种记录和记忆,甚至是对自己观点以及所做之事的再度梳理与确认,并以外显可视的状态呈现,有效的表征与表征素材的运用对其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