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小四班班务计划
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桴亭路幼儿园 吴与伦 王依雯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我班将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纲领性文件以及课程游戏化的第一、第二步支架,同时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重心、中心工作要求以及班级实际情况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良好的科学观和教育观,做好保育教育工作,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关注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潜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一) 班级概况
我班共有幼儿24名,其中男生12名,女生12名。组成了我们小四班这个大家庭。通过和家长的谈话,我们了解到本班有一些孩子已经上过托班,在我们的观察中,这些小朋友生活自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在自理能力方面,我班幼儿存在自理能力差异大的特点,上过托班的小朋友会自己吃饭,有规律的午休习惯,但也有部分孩子吃饭需要老师喂,午休时间无规律。本学期,我们班组成员本着同一个目标: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全面发展成为会学习、会思考、会交往、有创造性的新一代儿童。以“尊敬幼儿、尊敬家长、一切以幼儿利益为优先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二) 幼儿发展情况
⒈优势表现
⑴生活方面
小班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还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进入园后在教师的帮助下能迅速地穿脱衣裤、鞋子,自己会如厕,大便后会自己用纸擦拭;午餐后慢慢地自觉漱口、按需要自行喝水等。两星期后午餐的进餐速度明显提高,有的孩子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午睡也有明显进步,除极个别幼儿外,大多数幼儿都能在半小时内入睡,且睡眠时间较长。除个别幼儿偶尔会尿床外,其他幼儿不需要在午睡时叫醒小便。懂得礼貌,知道在得到帮助后说“谢谢”,不小心碰到别人时说“对不起”,并会主动和别的班级的老师、奶奶打招呼。
⑵学习方面
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喜欢问“为什么”求知欲发展有了显著的提高。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的慢慢地增加了,慢慢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
⑶游戏方面
幼儿对幼儿充满的好奇。喜欢装扮自己,在游戏中争抢慢慢减少,知道发生争执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尝试运用语言来解决问题。在区域活动中,教育幼儿能够主动寻找玩具,安静地自己探索,对于新玩具勇于尝试。
孩子的小肌肉发展迅速,喜欢建构游戏,如乐高、雪花片、插塑等,并能坚持一定的时间。同时双手协调技能有了较大发展,很多孩子会使用剪刀沿线剪直线与曲线。
⑷运动方面
我班幼儿精力充沛,身体开始结实,体力较佳,运动能力强,喜欢跟着老师游戏。运动模仿能力增强,开始喜欢跟着老师学做新的早操。
⑸家长工作
家长对孩子在园生活关注度比较高,对孩子一日活动比较关心,同时能比较好的配合老师开展工作。在网上交流、参与幼儿园开放活动、家长会等多种互动平台的层面上还是非常积极的。
⒉弱势表现
本班幼儿能力差异较大,随着入园日子的变长孩子的发展日益显现。
⑴生活方面
自理:个别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依然要依赖成人帮助,自主意识不强,需要他律,如小便或者喝茶需要成人的提醒。
午餐:个别幼儿有挑食现象,爱吃的猛吃,不爱吃的就含在嘴里不咽下,有些幼儿还要阿姨喂,所以因此拿调羹的方式不太对,缺乏自己主动吃的意愿。
⑵学习习惯
进入新的环境后,许多孩子还不能一下适应上幼儿园,来园还有个别孩子要哭闹个别幼儿语言发展迟缓,表现在口齿不清、习惯说简单的词,对讲述完整的句子存在困难。有些孩子无论是倾听和理解都相对薄弱。个别幼儿个性过于内向,不敢在集体面前表达。
⑶游戏方面
角色游戏中个别幼儿交往能力较弱,时常游离在游戏之外,不愿意加入。区域活动时,对游戏内容的选择无目的性,时常是蜻蜓点水般的游戏。部分幼儿较懒惰,喜欢依赖成人的帮助,不愿自己探索动脑。
三、工作目标
㈠班级管理
加强班级管理,结合园部一日生活作息表合理制定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达成每日教学目标,加强班级的常规教育,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㈡保育工作
注重幼儿保育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与保育员一起继续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及时关注幼儿体温以及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提醒幼儿多锻炼、多喝水,注重个人卫生,不断增强体质,有较高的出勤率。
㈢教育教学工作
继续以贯彻课程游戏化理念为切入点,学习与课程游戏化有关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将游戏融入到课程中。根据主题内容不断丰富区域游戏材料,组织幼儿有序、愉快地开展游戏,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孩子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将幼儿的学习性资料布置在环境中,结合主题、季节、节日及幼儿的兴趣及时更换调整班级环境内容,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㈣班级特色建设
根据主题中内容以及生成性课程的需要,制作、投放自主性活动材料,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环境、区域环境、游戏环境,在自主玩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自主决策能力。
⒈创设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环境。我们班级利用焦糖色和浅灰色创设班级环境,班级创设了倾听“朋友圈”墙、一日活动墙、班级公约墙,和孩子们一起约定规则。
⒉创设学习性区域环境,支持幼儿自主决策。首先,在角色游戏中,有选择性的减少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自主选择、制作材料,提供废旧材料,供幼儿进行替代想象游戏。其次,在区域活动中,及时挖掘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适当增加新的区域,提供丰富的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基于幼儿自主决策的契机,满足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㈤家长工作
努力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提高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园关系的亲密度和融洽度,促进家园联系,相互理解,借助家访、家园联系栏、电话等多种方式做好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㈥安全工作
将安全工作放首位,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内容,加强日常活动中的安全管理,细化落实好各项安全内容,引导幼儿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㈦游戏
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自主挑选游戏与角色,具有角色意识;有一定的耐心与专注力,不随意换游戏;在游戏中能与其他幼儿进行礼貌互动,不争抢。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在游戏区域中设置不同层次的游戏内容,并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进行追踪调整,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四、具体措施
㈠班级管理
⒈教师以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消除他们的陌生感。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有趣的教室环境 。
⒉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培养一定的常规。老师的要求要一致,培养中注意使幼儿逐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培养洗手常规,要使幼儿学习怎样才能洗得最干净。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自理能力要注意循序渐进,给予帮助但不包办代替,使幼儿及时获得“我学会了”的成就感,培养幼儿愿意学,愿意做的自信心。
㈡保育工作
⒈帮助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第一次离开家,来到幼儿园,对幼儿而言是一次生活上的巨变。幼儿常常因为环境的陌生,得不到亲人的保护而紧张哭闹。因此班级教师要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多鼓励多爱抚每一个幼儿,安排有趣的各种活动来转移幼儿的不安情绪,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⒉照顾幼儿的每日生活,关注幼儿的身体成长。
幼儿的饮食、入厕、睡眠与幼儿的成长有直接关系。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还未完善,生活上特别需要教师的照顾、帮助和指导。我们几位教师将用极富感染力的表情、语言介绍餐点名称,引起幼儿食欲;教幼儿正确使用小勺,能独立进餐。“盥洗入厕”时指导帮助幼儿按序小便洗手。纠正幼儿睡眠中的不良习惯,并根据季节室温选用毛毯被子,帮助幼儿盖被等。我们会用爱心、细心、耐心使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融入新生活。
㈢教育教学工作
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状况,制定出适宜本班的教育目标、班级计划,并保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落实。我们将在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遵循小班幼儿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中我们基于孩子的兴趣、生活、发展需要,对主题中的集体教学活动进行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改造和完善,让活动内容更丰富、生动和有趣,让幼儿的一日活动充满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
㈣班级特色建设
⒈班级科探区的创设
我们将在科探区投放一些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科探材料,并将详细给出操作步骤方便孩子们进行探究和游戏。并准备一些与实验相关的记录卡,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记录。
⒉班级自然角的创设
与家长沟通,鼓励幼儿带一些观赏类植物供幼儿观赏辨认;另外再放一些蔬果类种子进行种植,也可以将种子单独分出来让幼儿观察种子的形态特征。饲养区可带一些容易养活的小动物,如小乌龟,螃蟹、小金鱼等。教师提供记录本方便幼儿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照料。
⒊班级微课程
围绕“乌龟”开展多次探究,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在探索乌龟,鼓励幼儿结合发现积极表达,深度挖掘幼儿可深度学习的价值点。结合“多样生命”、“系统生命”等科学探究,引导幼儿在探究中积极的动手动脑,结合小班的年龄特点,调动幼儿通过不同的感官去探索发现。
㈤家长工作
⒈开学前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及时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确保每位家长家校路路通的畅通,有问题及时沟通。
⒉做好新生家访全覆盖工作,让家长熟悉班级教师,让教师了解幼儿的性格、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
⒊介绍班级情况,通过班级博客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⒋每周及时更新家长园地内容。
㈥安全工作
小班幼儿年龄,安全工作体现的更为的重要,我们教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⒈教师学习安全知识手册和网格责任,知道紧急情况的紧急措施。
⒉每周检查班内有无安全隐患,如有及时采取措施。
⒊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卫生消毒制度。
⒋各个教师提高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观察力度,严防幼儿走丢等现象的发生。
⒌加强安全教育,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
㈦游戏
幼儿天性爱游戏,这不仅是因为游戏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是因为游戏能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目标是“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六个支架,本学期游戏方面的计划将以“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一步支架——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第二步支架——改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指导。
⒈角色游戏
本学期为幼儿创设“娃娃家”“建筑工地”“超市”“银行”“图书馆”“警察局”“冰激凌店”等主题游戏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兴趣逐步增设主题游戏活动。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主题计划内容,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找到幼儿的兴趣所在,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让幼儿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游戏中,老师进一步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合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角色的意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利用游戏前的谈话和游戏中引导,引发幼儿相应的游戏行为,引导幼儿结合主题开展游戏内容,随着主题的深入,丰富游戏情节。
⑴娃娃家:开设娃娃家,提供更多的自然材料供幼儿进行游戏,和幼儿一起装饰娃娃家,让四个娃娃家各具特色指导。幼儿扮演娃娃家里的角色,各角色间能礼貌交往,通过娃娃家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⑵超市:在小超市里,将饮料、蔬菜等材料归类至小超市,这学期让幼儿学习做营业员和顾客,模仿成人的行为进行游戏,游戏结束时引导幼儿主动将材料摆放整齐。
⑶银行:由于是小班幼儿,因此,为他们准备的钱币是以纸币的形式,引导幼儿能学做银行工作人员,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⒉区域活动
⑴美工区:指导幼儿用蜡笔绘画,玩橡皮泥、为幼儿提供各种纸张,让幼儿学习涂色、塑造简单的物品,学习用对称的方法折纸,逐渐使用棉签进行绘画,要求幼儿做到涂色均匀。
⑵益智区:进一步练习摆放一些标记卡、事物卡、熟练认识一些标记,能按标记将实物进行分类,给图形分类、排序,指导幼儿按物取数。在区角中为幼儿准备各种材料,拼图、连线、接龙等,要求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玩自己喜欢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求知欲。
⑶阅读区: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图片,指导幼儿学会正确的翻书方法,喜欢看图书,能看画面学说简单的短句,看着画面复述一些简单的故事。投放一些可以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材料如故事骰子、故事放映机等等
⑷生活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如:手帕、各种形状的纸、串珠、糖纸等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折叠、粘贴、包装等技能,逐渐发展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分享自己与别人的玩具,爱护玩具。
⑸建构区:继续指导幼儿利用各类积木运用“围合”、“垒高“、“间隔围合”、及“对称建筑”的技能塑造简单的造型;学习轻拿轻放,不与同伴争抢,不破坏同伴的作品,能学习与同伴合作构造物体,体验合作的快乐。
五、每月班级工作重点
九月份:
⒈稳定幼儿情绪,鼓励幼儿每天开心来园,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⒉做好幼儿姓名贴、接送卡以及开通班级幼儿的家校通,召开小班期初新生家长会,为顺利开展小班幼儿入园做好准备。
⒊与幼儿一起认识各种标记,了解标记的作用,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小杯子、小毛巾、小框等。
⒋创设区域、角色游戏环境、班级环境、自然角环境,重点打造“班级文化微景观”。
⒌开展“新生家长会”活动。
⒍学习小班早操、韵律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⒎开展《嗨,你好》等主题活动。
十月份:
⒈开展主题《好吃的水果》。
⒉结合“国庆”开展活动。
⒊学会饭后漱口,养成良好习惯。
⒋与幼儿一起进行一些种植活动,一起照顾幼儿带来的植物和动物。
⒌认真填写并发放《幼儿成长档案》。
十一月份:
⒈开展主题《秋叶飘飘》以及开展新主题《轱辘轱辘》。
⒉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⒊继续丰富区域材料,开展游戏活动。
⒋认真填写并发放《幼儿成长档案》。
⒌围绕“穿脱衣物”、“穿脱鞋子”、“整理物品”等方面开展一系列自理能力活动。
⒍继续实施班级自主课程,收集整理活动资料。
⒎天气转冷,鼓励幼儿按时来幼儿园,积极参加晨锻活动。继续加强幼儿常规教育。
十二月份:
⒈继续开展主题《轱辘轱辘》以及开展新主题《冬天来了》。
⒉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鼓励幼儿不怕冷,早上坚持早起来园。
⒊做好班级自主课程收尾工作,和幼儿一起总结本学期开展自主课程的收获。
⒋认真填写并发放《幼儿成长档案》。
⒌加强保育工作,加强消毒,做好秋冬传染病、多发病的防控工作。
一月份:
⒈继续开展主题《冬天来了》。
⒉开展庆祝元旦活动,营造新年气氛,体验节日的快乐。引导幼儿感知新年到的气氛,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萌发幼儿的自豪感。
⒊鼓励幼儿多在户外做运动,做一个不怕冷的好宝宝。
⒋做好幼儿的评估,认真填写幼儿汇报单,并撰写各类总结。
⒌做好各项资料归档工作。
⒍评选“好家长”、“好孩子”活动。
⒎放假前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