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桴亭路幼儿园
悦路工作室80期《燃狄》理论学习研讨记录
2024-09-18 17:21  

教师工作室档案3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燃荻》80期理论学习研讨活动

时间

2024.9.18

地点

桴亭路幼儿园小班办公室

出席

王玉莉、张郁、邹娜、徐梦云、张英、夏俪熔、吴与伦、王伊雯、陈凯燕、沈钰杰、苏艳芳、胡凤利、肖芳

缺席

主持者

邹娜

记录者

徐梦云

计划

预设目标:

了解新课标理念下教材使用的价值意蕴、逻辑转向与实践进路。

讨论交流,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内化到日常教学实践中。

活动准备:

燃荻》80期学习资料人手一份。

活动记录

㈠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重点学习文章:新课标理念下教材使用的价值意蕴、逻辑转向与实践进路

㈡教师结合实践进行心得交流

文章帮助我们认识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理解新教材编写的背景和目的,从而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新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将培训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更好地利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结合培训中的关键点如: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建议等。理解新教材的编排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在实际教学中更好的引导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材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媒介,更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材使用的价值意蕴、逻辑转向与实践进路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总的来说,在新课标理念下,教材使用的价值意蕴、逻辑转向与实践进路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的教育潜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并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可以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标理念无疑为我们这些幼儿教师指明了方向。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标,我逐渐领悟到其在教材使用上的价值意蕴与逻辑转向,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找到有效的进路。在教材的使用上,新课标提倡创新性和灵活性。这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价值,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符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这种转变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但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开始尝试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课程改革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持续推进的过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教材使用是课程实施的中介,是教师充分理解教材,对教材内容及各种课程教学资源整合,对教材进行一系列处理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师与课程之间的无限可能性和深度协同性。因此,教材使用,特别是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关涉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决定课程实施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新课标理念下的价值意蕴体现在其对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以及对教育公平的支持。逻辑转向表现为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实践进路则包括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材内容、强化师资培训、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评价体系。其中,教材的灵活使用尤为重要。

㈢小结

本研究以新课标理念为背景,深入探讨了教材使用的价值意蕴、逻辑转向和实践进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作者指出,教材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工具,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文章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基于教材”到“创生教材”的理念转向,以及“离身认知”到“具身体验”的教学模式转型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教材使用的新路径。文章强调,教师应提升教材理解力和创造性使用能力,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并通过具身体验丰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文中提出的构建教材服务体系、加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领导力等实践进路,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这篇文章对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反思

在《燃荻》80期的学习中,教师们围绕新课标理念下教材使用的价值意蕴、逻辑转向与实践进路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文章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了新课标理念下教材的使用,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上一条:悦路工作室9月《向阳花》学习...
下一条:悦路工作室80期《燃狄》理论...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桴亭路32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