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桴亭路幼儿园
木桴工作室——共研:从“材料提供”到“材料支持”的策略初探活动记录
2024-11-22 16:40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共研:从“材料提供”到“材料支持”的策略初探

时间

2024.11.22

地点

中班办公室

出席

梅佳怡、高雅洁、周娅、张惠兰、万晓慧、黄燕、吴烨、李梦杰

缺席

主持者

梅佳怡

记录者

万晓慧

计划

研修目标:

⒈理解“材料支持”的内涵,明确其在幼儿自主决策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共同探讨并提炼出从“材料提供”到“材料支持”转变的有效策略,分享成功案例与遇到的挑战,提升教学质量。

研修准备:

⒈PPT

⒉牛皮纸两张

活动记录

㈠理论学

⒈分享相关优秀论文、前沿话题

主持人:理论指引我们实践的方向。结合前期教研活动中的问题,周娅老师将为我们解读关于角色游戏材料支持的优秀研究论文,来介绍“材料支持”的教育理念、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实践案例。

⒉共同梳理文章中的关键词。

⑴“材料投放”

材料投放”是在幼儿园活动中被建构而来的话语其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思考。纵向上“材料投放”的话语表述经历了从产生到固化的建构过程横向上材料投放”的话语表述受制于社会结构,形成了自己的社会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结构。

使用“材料投放”一词可以折射出社会对幼儿的态度取向,即“幼儿是需要被帮助的对象”“幼儿是成人经验的接受者”“幼儿是成人的伙伴”三个发展阶段“材料投放”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使用后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对幼儿被动接受成人经验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教育文化中的中心化现象。

“材料投放“这一话语表述的产生反映了过去研究者对“幼儿被动接受成人经验”的价值取向,在更加关注幼儿主体权利的现在,“材料投放”的解构有其可能性。从其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来看当下使用“材料投放”一词很可能会在无意识层面弱化对幼儿主动参与和互动性回馈的重视,挤占了幼儿在幼儿园活动材料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权。因此.“材料投放”的解构有其必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如今在“儿童视角”受到更多关注的背景下活动材料也需要更加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价值。教师需要在活动材料上给儿童留出更多的主体性空间,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丰富“材料投放”的内涵,解构教师的中心性,将幼儿从材料的边缘邀请进材料的中心,突破教师与幼儿二元对立的关系

⑵“材料支持”

从结果到过程,关注材料选择和使用中的事件

从儿童到儿童,材料是幼儿借助教师来发展:“幼儿参与”的重要标准是能独立、有想法、有兴趣和有表达

从对立到理解,在材料中实现幼儿需求和教育性的双向理解:“材料支持”启发教师体悟留白的艺术;“材料支持”引导教师追随幼儿的反应;“材料支持”指导教师关注材料的质量

㈡分享观察:材料提供策略的反馈

主持人:上次研讨活动后,教师们都在班中进行了新材料的提供,请老师简要说一下幼儿在使用新材料时的行为变化和互动情况、所使用的策略,以及策略是否产生了帮助。

角色扮演引导法

行为变化与互动情况:在我们班,新引入的角色扮演服装(如小厨师的围裙和帽子)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开始更积极地参与到“小餐厅”的游戏中,不仅模仿厨师烹饪,还主动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品尝“美食”。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出现了更多的合作行为,比如一起准备食材、布置餐桌等。

策略使用:我采取了“角色扮演引导法”,通过自己扮演顾客,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角色的职责,并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同时,设置了“最佳服务奖”,以奖励那些在游戏中展现出良好合作和创造力的孩子。

策略效果:这些策略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新材料不仅丰富了游戏内容,还促进了幼儿社交技能的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轮流、等待和分享,社交行为有了明显改善。

情境模拟法

行为变化与互动情况:中班的孩子对新引入的“超市购物”游戏材料(如购物车、收银机模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开始模仿购物流程,从挑选商品到结账,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分类整理商品,还出现了“促销员”的角色,主动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商品特点。

策略使用:我采用了“情境模拟法”,通过设定特定的购物场景(如节日特惠、新品上市),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入了“货币”(代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买卖过程,学习简单的数学计算。

策略效果:这些策略不仅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还促进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会了计数、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技巧。

㈢关键问题:“材料提供”与“材料支持”

⒈关键问题解读

主持人:通过前期实践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在理念转变、策略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如教师们可能长期习惯于传统的“材料提供”模式,难以迅速接受并实践“材料支持”的新理念;对如何从“提供”转变为“支持”感到困惑,缺乏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因此我们今天将重点研讨如何进行“材料支持”的点滴策略。

教师分两组围绕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进入分组研讨的环节。请大家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问题:⑴什么是“材料提供”?什么是“材料支持”?他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是什么?

⑵结合实例说一说材料支持策略有哪些?

⒊以关键词的形式集中分享

主持人:请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注意关键词的梳理。

⑴什么是“材料提供”?什么是“材料支持”?他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是什么?

材料提供:材料提供通常指的是教师或相关教育者为幼儿或学习者提供必要的物质材料,以供其进行游戏、学习或探索活动。这些材料可能是成品玩具、教学用具、实验器材等,旨在满足幼儿或学习者的基本需求。

材料支持:材料支持则是一种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支持方式。它不仅仅包括提供物质材料,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幼儿或学习者使用材料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启发、调整等方式,支持其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其深度学习和发展。

差异:

主动性:材料提供更多地强调的行为,即教师将材料提供给幼儿或学习者,而材料支持则更注重教师的主动性和引导性,通过支持幼儿或学习者与材料的互动,促进其主动学习。

目标性:材料提供可能更多地关注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幼儿或学习者的基本需求;而材料支持则更注重材料的使用效果和目标达成,旨在通过材料的支持促进幼儿或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和发展。

互动性:材料提供可能是一种单向的、一次性的行为;而材料支持则是一种双向的、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幼儿或学习者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反馈。

联系:

基础:材料提供是材料支持的基础,没有材料的提供,就无法进行材料支持。

目的:无论是材料提供还是材料支持,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幼儿或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

融合: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材料提供和材料支持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教师在提供材料的同时,也会根据幼儿或学习者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⑵结合实例说一说材料支持策略有哪些?

情境化设计:将材料融入特定的游戏或学习情境中,使幼儿或学习者在情境中与材料产生互动,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层次性投放:根据幼儿或学习者的年龄、兴趣、发展水平等因素,逐步增加材料的难度和复杂性,以满足其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

引导性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或学习者思考材料的使用方法、探索材料的特性等,促进其深度学习和思考。

及时调整:根据幼儿或学习者的反馈和需要,及时调整材料的种类、数量和布局等,以更好地支持其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角色扮演区教师提供丰富的角色服装、道具和场景布置,并设置特定的故事情节或任务,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幼儿在选择角色、准备道具、表演情节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还学会了合作和分享。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幼儿思考的方式,支持其深度学习和发展。

小结:材料支持是以一种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支持方式,它不仅仅包括提供物质材料,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幼儿或学习者使用材料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启发、调整等方式,支持其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其深度学习和发展。在材料支持的策略中,情境化设计、层次性投放、引导性提问和及时调整是关键方法。通过这些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满足其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并促进其深度学习和思考。

⒋布置下阶段任务

主持人:下次活动我们将分享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游戏过程,请大家分三次连续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时与材料的互动,可以是新材料,也可以是旧材料再利用。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将“材料支持”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并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准备,分享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分组研讨和关键词分享,深入探讨了“材料提供”与“材料支持”的概念及其差异与联系。通过具体实例,教师们分享了材料支持的多种策略,如情境化设计、层次性投放、引导性提问和及时调整等。这些策略不仅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如何从“提供”转变为“支持”,还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法。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材料支持”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下次活动将继续分享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游戏过程,进一步探讨如何将“材料支持”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并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希望教师们能够积极准备,分享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上一条:木桴工作室——共研:从“材...
下一条:木桴工作室——课题研究课观...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桴亭路32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