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桴亭路幼儿园
筑亭工作室——4月《向阳花》理论学活动记录
2025-04-24 19:24  

 

工作室活动记录表

活动内容

筑亭工作室——4月《向阳花》理论学习

时间

2025.4.24

地点

桴亭路三楼多功能室

出席

蒋欣、冒丽娟张倩妮陈清玲、陆敏、周文静

缺席

主持者

蒋欣

记录者

冒丽娟

计划

研修目标:

⒈重点学习章《幼小衔接视域下指向幼儿经验连续性的项目活动理解项目活动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性,掌握项目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关键要素。

⒉通过本次学习,提升教师们对项目活动在幼小衔接中运用的能力,促进幼儿经验的连续性发展,为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修准备:

4月《向阳花》学习材料

活动记录

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我们本次活动以4月《向阳花》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以文章《幼小衔接视域下指向幼儿经验连续性的项目活动》为重点理解项目活动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性,促进幼儿经验的连续性发展

教师交流分享文章学习心得

结合文章幼小衔接视域下指向幼儿经验连续性的项目活动,谈谈学习心得

幼小衔接背景下的项目活动和幼儿经验连续性幼儿经验连续性发展是幼小衔接的价值导向《指导意见》提到“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小学课程标准》(下面简称《课标》)各学科多处也提到“原有经验”“生活经验”等。因此,经验连续性是幼小衔接的价值旨趣导向。

项目活动是培养幼儿经验连续性的实施途径项目活动实践研究,是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围绕某个感兴趣的小问题或小话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活动。该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聚焦儿童兴趣,让儿童敢于质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持续深入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经验连续性发展。

项目活动是架起幼小衔接的桥梁之一项目活动注重活动的生活性、生成性,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回应来陪伴幼儿共同开展项目活动。教师需要掌握儿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熟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面简称《指南》,同时也要了解《课标》,才能在了解幼儿兴趣和需求的基础上,给予有准备的环境、丰富的支持材料和有目的引导,促使幼儿主动建构有益经验,并为入小学乃至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指向幼儿经验连续性的项目活动实施要点

幼儿是项目活动主题的发起者

幼儿有了疑问和追求谜底的渴求,才能形成真正的主动探究,除了教师提出问题外,我们更支持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判断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教师需要在幼儿众多的问题中通过调查、观察、倾听、访谈多种方式,把握本年龄段、本班幼儿的原有经验,鼓励幼儿成为活动主题的开发者。例如,生活中幼儿常见且感兴趣的小话题:水果是怎么变成果汁的?

幼儿经验是项目活动开展的基础

当确定项目活动主题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需要遵循幼儿的天性,从幼儿的当前经验出发,以《指南》为引领,了解《课标》的要求,通过用心观察、材料准备与环境支持、适度引导等方式,根据幼儿经验逻辑预设动态思维导图,以多样化组织形式深入开展项目活动。要注意,《指南》和《课标》只是幼儿将来获取经验的导向,帮助教师更好地支持和回应,但无法决定项目活动开展的具体过程。

纵向打破,延展项目活动深度从时间发展的纵向来看,幼儿在幼儿园积累获得的经验是小学经验生长的基础和源泉。在幼儿园形成的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经验等,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均起到积极作用,从经验哲学的角度出发,将幼儿园中获得的有益经验进行改造和改组,有利于促进幼小科学衔接。幼儿教师要了解《课标》,小学教师要了解《指南》以及儿童观,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教师的观察、支持、回应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幼儿提升经验。教师要切实观察幼儿经验水平,唤醒已有经验,挖掘资源,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建立经验连续性发展的桥梁。

横向打破,拓展项目活动广度项目活动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活动,涉及科学、语言、社会、艺术等多领域内容,须有机融合,凸显整体性,强调各领域横向协调配合,能提高幼儿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同伴合作、多元表征等能力,可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项目活动注重系统思维,尤其在活动分享和评价时注重高、低结构间组织形式的转换和运用,注重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协同参与和相互作用,进而建构幼儿经验体系,做好科学幼小衔接过渡。

高低结构转换,建构经验体系

幼儿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建构的是较为零散的经验,教师需要敏感地抓住教育契机,在必要的时候开展“高结构”的集体活动或谈话活动,帮助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分享中,将零散的经验进行梳理,让幼儿迁移运用到别的地方,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建构经验体系。

多方人员参与,推进幼小衔接

以系统思维生发项目活动,还要注重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多方人员参与,积极推进幼小衔接。除了在大班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短期幼小衔接活动以外,更需要开展深层次、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落实在幼儿园三年中的活动,让幼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经验。项目活动实施途径多样化,参与人员除了教师,还有与项目相关的家长、幼儿园工作人员、外界社会人员等,多样化人员的积极参与和评价,可以推进幼儿经验连续性发展,促进幼儿可持续性发展。

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分享在项目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成功案例或遇到的挑战。

蒋欣:以“植物生长”为主题的项目活动中的经验,通过观察幼儿在种植、照料植物过程中的行为,发现幼儿对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如“植物为什么需要水?”“阳光对植物生长有多重要?”等,并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实验来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项目活动真正做到了以幼儿为中心,促进了幼儿经验的连续性发展。

冒丽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项目活动中遇到的挑战。在引导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时,发现幼儿对这些内容兴趣不大,参与度不高。经过反思调整了活动策略,将传统节日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设计了如“制作元宵”、“包粽子”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张倩妮:在建构项目活动中鼓励幼儿利用积木、纸张等材料设计并搭建自己的小房子。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空间布局和团队合作。有一个孩子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寻求其他孩子的帮助,最终成功完成了他的作品。这次活动看到了幼儿在项目活动中的成长和进步。

陈清玲:在区域活动科学项目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现象,如水的浮力、磁铁的吸引力等。通过观察、实验和记录,幼儿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当幼儿对某个科学现象产生疑问时,他们会主动寻找答案,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让人深感欣慰。

周文静:在“小小环保员”项目活动中引导幼儿关注环境问题,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通过实践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环保知识,还培养了环保意识。当幼儿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有影响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人深受感动。

㈢教师自主学习

预设:粗略学习4月《向阳花》其它文章内容

㈣小结

教师们通过深入学习和交流分享,对项目活动在幼小衔接中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设计并实施更多富有创意和实效的项目活动,促进幼儿经验的连续性发展,为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向阳花》学习研讨活动,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了项目活动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认为,项目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经验的连续性发展,还能够提升教师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在反思环节,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设计更多富有创意和实效的项目活动。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此外,教师们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在项目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家园合作,引导家长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上一条:筑亭工作室——现场观摩,关...
下一条:筑亭工作室——4月《向阳花》...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科教新城幼教中心

地址:太仓市科教新城桴亭路32号

邮编: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