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木桴工作室在中班办公室开展了一场关于《燃荻》86 期的学习活动。
活动中,教师们首先探讨了科学教育的战略意义。2022 年 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3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 “双减” 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以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立足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教育,是释放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
随后,深入研究了 “科学教育 +” 的实践路径。在 “科学教育 + 跨学科” 方面,2022 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提出 “跨学科实践” 要求,学校实践有 “小跨” 和 “大跨” 两种模式,如 “探索苍穹・筑梦太空” 研课程以太空探索为任务,邀请科学家进校园传播知识。“科学教育 + 实践” 方面,博识课程历经 22 年探索,涵盖十大系列 30 个主题,还有青牛创客空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了柔性教育体系。“科学教育 + 新技术” 方面,数字化学习课程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推进教育数字化,同时 “智慧农业” 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人工智能进校园” 活动也在积极开展。
活动最后,教师们总结了 “科学教育 +” 的价值,认为其在打破常规教学方式、学习场域、教学媒介以及知识主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讨论交流环节,教师们表示学校可借鉴文中的跨学科课程设计模式,加强与校外场馆合作,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家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