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周工作计划
主题名称: 《石头大玩家》 班级:小四班 日期: 4月14日— 4月18日 带班老师:吴与伦(上午)王依雯(下午)
本周重点 |
⒈本周开展主题《石头大玩家》,师幼共同收集石头并布置石头展览,与幼儿共同制作简单的石头工艺品,感受石头变化过程中的有趣。 ⒉师幼继续共同整理班级材料,丰富班级环境及游戏材料,营造班级的氛围。 ⒊了解石头的各种功能,愿意在石头上大胆造型,体验创作的乐趣。 ⒋继续开展班本课程《“泥”真有趣》。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热情接待幼儿,师幼相互问好,关注个别幼儿的情绪及身体状况;提醒幼儿进行签到。 ⒉区域活动: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材料进行活动。 ⒊其它:鼓励幼儿主动照料自然角的动植物,观察小蝌蚪的成长状况,引导幼儿尝试记录自己的发现。 ⒋晨谈:我看到的石头;石头的用途;石头有什么用。 |
户外锻炼 |
场地:户外1区 重点材料提供:圈、皮球、沙包、障碍物、自行车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运用多种障碍物进行骑行。
|
场地:户外1区 重点材料提供:轮胎、梯子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利用好梯子和轮胎等材料,自主创意组合搭配,尝试攀爬。 |
场地:户外1区 重点材料提供:轮胎、障碍物、自行车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在交警的指挥,躲避障碍物自由骑行。 |
场地:户外2区 重点材料提供:跳袋、皮球、塑料圈、攀爬架、秋千等 指导要点:双手抓住绳子轻轻摇晃秋千。
|
场地:户外2区 重点材料提供:攀爬架、垫子、塑料圈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手脚协调地进行攀爬。 |
集体、 小组活动 |
活动一:想长脚的石头 (语言) |
活动二:岩石的故事 (社会) |
活动三:石头碰碰响 (音乐) |
活动四:大石头与小石头 (数学) |
活动五:运石头 (健康) |
上午游戏 |
区域游戏:美工区:石头滚画、石头拼贴画、彩色石头; 科学区:会滚的石头、听声音; 益智区:石头小路、 分一分、石头变变变;语言区:关于石头的书、小石头旅行记; 生活区:乌鸦喝水;建构区:石头叠叠乐 时间:周一~周五 重点指导:美工区:石头滚画 基于幼儿前期已经有对车轮滚画的经验,将车轮换成石头,观察石头滚动后形成的轨迹,重点指导幼儿尝试用颜料、棉签、毛笔、海绵、石头、白纸等把石头轻蘸颜料放入盒子里,用手左右摇晃。 角色游戏:佩奇家、巧虎家、米奇家、小小冰激凌店、小小超市、儿童医院、建筑工地、小小图书馆、小小游乐场、快乐巴士、露营基地。 重点指导:建筑工地:投放石头,幼儿与同伴合作利用石头搭建房子。 时间:周一~周五 |
下午体锻 及游戏 |
重点指导:拍皮球 尝试皮球的不同玩法。(抛球、拍球等)。 |
重点指导:爬垫子 重点指导幼儿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向前爬。 |
重点指导:小小运动员 鼓励幼儿将材料进行组合游戏,锻炼跑、跳、爬等能力。 |
重点指导:玩圈 尝试圈圈的不同玩法。(跳圈、滚圈等) |
重点指导:跑步 重点指导幼儿绕过各种障碍进行跑步游戏。 |
海绵城市、玩泥区 |
海绵城市、玩泥区 |
小厨房 |
自主活动:手帕变形记 |
自主活动:我是谁 |
日常生活 |
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里有鹅卵石的地方散步,寻找最小的石头,最光滑的石头、圆石头、斑点石头、彩色石头、白色石头等,把特别的石头保存下来,作为奇石珍藏。 ⒉鼓励幼儿饭后漱口、擦嘴,有序地进入自主活动。 ⒊与幼儿共同探讨自由活动时候可以增加哪些活动以及活动规则。 |
家长工作 |
⒈请家长利用晚上、假期等空闲时间,带领幼儿去公园、山里等地方去散步,寻找不同的石头。 ⒉与幼儿一起搜集有关“石头”的故事、绘本,可带到教室里与其他幼儿分享。 ⒊继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时放手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穿脱衣服、倒水等。 |
环境创设 |
⒈继续带领幼儿进行自然角内容的丰富,饲养一些动物如蝌蚪等,进行观察与记录。 ⒉继续丰富美工区,将幼儿带来的亲子石头造型布置成石头展览供幼儿欣赏、摆弄。 ⒊创设“石头大玩家”主题墙,将幼儿了解的、制作的过程性材料布置在主题墙上。 ⒋创设“石头博物馆”融合相关主题内容。“博物馆”中包含石头的分类、有特色的石头、石头垒叠、石头装饰品等。 |
本周反思 |
本周开始进行《石头大玩家》的主题,石头天然的独特形状、颜色和花纹,因此小小的石头大大的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在玩耍、触摸石子时自然地联想起一些与石子特点相似的事物形象。这些事物形象通常是他们熟悉和喜爱的,是感官体验最强烈、最能生发情趣的事物形象。艺术区鼓励幼儿在石头上作画,利用石头滚画等等,幼儿兴致浓厚,在玩色中体验到了快乐。探索区的会唱歌的瓶子和会滚的石头孩子也喜欢,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分享给大家,发现装有石子的瓶子声音响,石头在纸板上滚得最快。总体来说,本周的游戏贴近主题,富有趣味,孩子参与度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