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四 周计划
主题名称:《虫虫王国》 班 级:中三班 日 期:5月12日—5月16日 带班老师:李梦杰(上午) 周娅(下午)
本周重点 |
⒈开展主题《虫虫王国》,引导幼儿观察蚂蚁、蝴蝶、瓢虫等夏季常见昆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激发对自然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⒉提供树叶、树枝、松果、黏土、扭扭棒等自然材料与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分组合作,搭建“虫虫家园”(如蚂蚁洞穴、蝴蝶花园),或用绘画、超轻黏土制作“我心中的虫虫朋友”,鼓励幼儿用符号、图案记录观察发现,发展想象力与艺术表现力。 ⒊开展“防蚊虫叮咬”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儿歌(如《防蚊拍手歌》)、情景模拟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夏季防蚊小妙招(如穿长袖衣裤、涂抹儿童专用驱蚊液),掌握被叮咬后的简单处理步骤(如用肥皂水清洗、涂抹止痒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热情地与幼儿相互问好,鼓励幼儿用“虫虫语言”打招呼(如“早安,小蝴蝶!”“你好呀,七星瓢虫!”),引导个别内向幼儿模仿同伴或选择虫虫角色贴纸贴在胸前,增强参与感。 ⒉桌面游戏:引导幼儿根据兴趣选择材料,鼓励合作游戏(如“我们一起搭个蝴蝶花园吧!”)。 ⒊其它:投放“虫虫日记本”,鼓励幼儿用符号、贴纸记录动植物变化(如“小蝌蚪长出后腿啦!”),教师协助标注日期与简单文字。 ⒋晨谈:“如果变成一只虫虫,你想做什么工作?”引导讨论昆虫职业(如蜜蜂酿蜜师、蚂蚁建筑师、蝴蝶舞蹈家),总结每种职业的特点与贡献。 |
户外锻炼 |
场地:户外3区 重点材料提供:跑酷、大型攀爬架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能运用各种技能完成跑酷游戏等,锻炼幼儿跑、跳、钻、爬等技能。 |
场地:户外3区 重点材料提供:跑酷、大型攀爬架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挑战攀爬不同难度区域(如攀爬至滑梯顶端再滑下)。 |
场地:户外4区 重点材料提供:大型玩具、跷跷板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滑梯路径,包括直线下滑和曲线绕行,锻炼空间感知能力。 |
场地:户外4区 重点材料提供:大型玩具、跷跷板、山洞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尝试以各种方式(如爬行、步行、跳跃)通过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拱门。 |
场地:户外4区 重点材料提供:大型玩具、跷跷板、山洞、地道等 指导要点:在地道入口处设置“蜘蛛网”(悬挂轻纱或毛线),引导幼儿模仿蚂蚁、蚯蚓等低矮爬行,穿越“障碍”,锻炼四肢协调与核心力量。 |
集体、 小组活动 |
活动一:关于昆虫的问题 (语言) |
活动二:可爱的毛毛虫 (健康) |
活动三:昆虫捉迷藏 (社会) |
活动四:昆虫的对话 (美术) |
活动五:毛毛虫变蝴蝶 (音乐) |
上午游戏 |
阅览室 |
区域游戏 |
风车农场 |
区域游戏 |
区域游戏 |
美工区:蝴蝶穿花衣、昆虫折纸、可爱的昆虫 益智区:昆虫排排队、瓢虫找家、昆虫翻翻棋 科学区:昆虫大分类、蚂蚁箱 建构区:昆虫的家 生活区:洗手帕、蜘蛛网编织 语言区:马蜂来了、《蚂蚁开宴会》 自然角:蚕宝宝 重点指导:美工区:蝴蝶穿花衣,引导幼儿通过剪、画、贴等方式,为蝴蝶翅膀设计五彩斑斓的花纹,励幼儿大胆运用对比色搭配。 |
下午体锻及游戏 |
重点指导:扔掷障碍赛 鼓励幼儿结合跑酷动作:如从平衡木跑过时抛圈套目标,或攀爬至高处后垂直下抛。 |
重点指导:小蚂蚁运物资 鼓励创意玩法:如用圈圈当“小船”载物资过“河”(软垫坡道),或用圈圈套住物资搬运。 |
重点指导:跷跷板比一比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跷跷板比赛,如设定计时赛,看谁保持跷跷板平衡的时间最长。 |
重点指导:拱门趣玩 鼓励幼儿尝试用拱门和其他材料搭建自己的小型障碍赛道或创意结构。 |
重点指导:虫虫快递员 在地道入口放置“虫虫包裹”,幼儿选择爬行、滚动或跳跃方式,将包裹运送至地道另一端的“昆虫驿站”,中途需躲避“陷阱”。 |
角色游戏 |
朴朴园 |
角色游戏 |
绳线区 |
角色游戏 |
角色游戏内容:娃娃家、建筑工地、图书馆、百货店、巴黎贝甜、小医院等。 重点指导: ⒈投放虫虫主题半成品材料:准备树叶形状的纸板、树枝、彩色扭扭棒、蛋壳等材料,引导幼儿动手组装虫虫主题道具。 ⒉在各游戏场景中,通过角色扮演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社会交往、问题解决及创造性思维发展。 ⒊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材料、遵守游戏规则,培养责任感与协作意识。 指导要点:创设虫虫问题情境:在各游戏区域设置与虫虫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制的虫虫清洁工具,激发幼儿思考不同清洁策略。 |
日常生活 |
⒈借助日常谈话,与幼儿展开关于昆虫的话题讨论,引导幼儿分享生活中与昆虫相遇的经历,鼓励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昆虫的外形和动作,激发对虫虫王国的探索兴趣。 ⒉鼓励幼儿在园内观察常见昆虫(如蚂蚁、瓢虫、蝴蝶),发放简易观察记录表,上面画有不同昆虫的轮廓,幼儿可用彩笔圈出观察到的昆虫,并用简单线条记录昆虫的行为。 |
家长工作 |
⒈家长带孩子外出散步、游玩时,有意识地引导观察户外昆虫, 通过提问互动,帮助幼儿聚焦昆虫特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⒉家长与孩子分享自己知道的昆虫小知识,如 “萤火虫晚上会发光,就像小灯笼”“蜜蜂会采花蜜酿成甜甜的蜂蜜”,用生动易懂的语言描述昆虫的特点和本领,同时引导孩子提出关于昆虫的疑问,共同探索答案。 |
环境创设 |
⒈收集与昆虫相关的实物或模型(如蝴蝶翅膀标本、蚂蚁巢穴模型、蚕茧),放置在班级探索角,旁边附上简单的说明卡片。幼儿可以通过触摸、观察这些物品,猜测它们与昆虫的关系,讨论昆虫如何利用自身或外界 “工具” 生存,初步建立昆虫与环境的联系认知。 ⒉投放《好饿的毛毛虫》《昆虫记(幼儿版)》等虫虫主题绘本,在绘本区设置简单的手工材料(如彩纸、蜡笔、安全剪刀)。幼儿读完绘本后,可根据内容进行延伸创作,如模仿绘本画风绘制自己的 “昆虫故事”,或用纸折出书中出现的昆虫,让幼儿在阅读和动手过程中深入感受虫虫王国的魅力。 |
本周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