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一 周计划
主题名称:《准备上小学》 班级:大三班 4月21日~4月25日 带班老师:陆敏(上午)张倩妮(下午)
本周重点 |
1.本周继续开展主题《准备上小学》,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以及自我服务等素养。 ⒉了解如何爱护和正确地使用学习用品,初步感受小学生的一日活动。 ⒊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懂得要注意个人卫生,不去公共场所久留。 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遇到问题能够相互协商、共同解决。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⒈来园接待:热情接待幼儿来园,鼓励幼儿与朋友交流,共同搭建积木。 ⒉自主游戏:幼儿按照自己选择材料进行游戏活动,如积木、益智类玩具、图书等。 ⒊其它:指导幼儿做好值日生工作及鼓励幼儿整理自己的物品。 ⒋晨谈:我眼中的小学、小学生怎样学习、学做眼保健操等。 |
户外锻炼 |
场地:户外一区 材料提供:车子、滚轮车、皮球等。 指导要点:设立明确的骑行规则,如遵守交通信号、不逆行等。 |
场地:户外一区 材料提供:车子、滚轮车、皮球等。 指导要点:幼儿会基本的骑行技巧,如平衡、转向、刹车等。 |
场地:户外二区 材料提供:轮胎、圈圈、跳跳板、平衡凳、梯子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用梯子和轮胎组合游戏,并能够站立行走。 |
场地:户外二区 材料提供:轮胎、圈圈、跳跳板、平衡凳、梯子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自主组合游戏材料,进行钻、爬、跳。 |
场地:户外二区 材料提供:绳子、抓尾巴、皮球等。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创设情境,进行攀爬、跳跃、奔跑等游戏。 |
集体、 小组活动 |
活动一:学做小学生的计划 (社会) |
活动二: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语言) |
活动三:书包 (美术) |
活动四:勤劳人与懒惰人(音乐) |
活动五:身高统计 (数学) |
上午游戏 |
区域活动 |
区域活动 |
建构室 |
户外建构 |
区域活动 |
语言区:我的名字、我的小学生计划 科学区:测量、风车、印章 益智区:文具店、藏起来的小方块、下棋 美工区:小手表、心中的小学、书签 建构区:心目中的小学 生活区:系红领巾、整理书包 自然区:观察、记录植物生长 时间:周一、周三、周五 重点指导:语言区、美工区 |
下午体锻及游戏 |
重点指导:通过接力赛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本领。 |
重点指导:在躲闪游戏中感受老鼠笼的有趣。 |
重点指导:利用雪糕筒滚皮球感受“赶小鸭”的乐趣。 |
重点指导:通过自主探索各种器材的不同玩法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 |
重点指导:能够跟随老师扮演各种小动物。 |
角色游戏 |
阅览室 |
角色游戏 |
角色游戏 |
弯弯河、闪闪池 |
角色游戏内容:娃娃家、图书馆、银行、医院、建筑工地、点心店、超市等。 重点指导:⒈继续收集废旧物品,将半成品材料运用于角色游戏中进行加工、创作。⒉丰富班级角色游戏环境以及半成品材料的投放,增加小学主题游戏。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在小学主题游戏中了解作息时间以及、上课、课间活动等常规,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规则意识。同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主动交往、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日常生活 |
⒈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常规教育,使幼儿在行为习惯、文明礼貌、孝敬教育等各方面养成好习惯,帮助个别幼儿纠正原有的不良习惯。天 ⒉对老师、阿姨说一些感谢的话,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 ⒊引导幼儿进行混班的活动,尝试用各种办法结交新朋友。 |
家长工作 |
⒈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⒉告知家长孩子即将入学,应及时培养孩子入学所需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⒊调节幼儿在家里的生活作息情况及规则意识,为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
环境创设 |
⒈墙面创设“我眼中的小学”,幼儿将自己对小学的印象画出来。 ⒉提供小闹钟,引导幼儿认识时钟。墙面上根据不同的时段配有不同的图片。 ⒊布置倒计时牌,幼儿看看说说离园的日子。 |
本周反思 |
在这一主题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谈话、绘画、音乐等各种形式知道自己长大了,还有一个学期就要成为小学生了。他们对小学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同时对幼儿园的生活又倍感珍惜。在数学活动《身高统计》中,帮助孩子们充分认知了身高,懂得了每个人的身高都会有不一样。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也在建构区中构建出了自己心中的小学。 |